登录  
 加关注
   显示下一条  |  关闭
温馨提示!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,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,请重新绑定!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》  |  关闭

村姑的博客

山水清泉峡谷间 野风婀娜诉情缘 村魂墨舞一池香 姑箫凝绕醉千年

 
 
 

日志

 
 

诗歌浅谈【村姑欣赏】  

2011-10-02 07:15:44|  分类: 现代诗论 |  标签: |举报 |字号 订阅

  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  |

 

  一首诗歌,无论长短,真正具有发现意义或核价值的段落,绝对不会超过三行,。其他部分,要么迎合形式,要么狐媚词汇。

 

 

  

 

  病句往往在“大处”遵循文理,在“小处”破坏文理,病句的制造者不是低能,就是大师。诗歌其实是放对地方的病句。

 

 

  

 

  一首诗的风貌,,如同一个女人的妆面。我们见过太多的女人,总想方设法在身体不该凹凸的地方,增添凹凹凸凸的点缀;在应该“高洁、整齐、清爽”的地方,肆意进行“山川起伏”的描绘。

 

 

  

 

  诗歌的殿堂不是用形容词堆砌而成,诗歌与形容词几乎没有任何关系。诗歌是连体的意象,是诗意与诗意之间的联盟,是一个名词与另一个名词所组成的神秘“王国”。然而,我们常见的却是:一些立志成为诗人的人,他们总是不得要领地推着满满一车的形容词,汗流浃背地奔向诗歌的田野。

 

 

   五

 

  用“飘逸”比喻诗歌的神性,如同用“绝色”赞叹美女。“飘逸”是一种“神态”尺度,而不是“形态”尺度,。“飘逸”是非凡的超度,“绝色”也是。

 

 

  

 

  诗歌凭借其内在的韵律,跳跃成行;而不是靠所谓“诗”的意念或意志,分割成行。

 

 

  

 

  剪裁,就是剪裁掉一件上衣或者裤子以外的布料,成全上衣或者裤子。也许这块布匹够大,足够剪裁出三件上衣或者裤子,但那是下一次下下一次的剪裁。对诗歌的剪裁,并非为了使诗歌更像诗歌,恰恰相反,需要剪裁掉的是:更像诗歌的那一部分。

 

 

   八

 

  媚俗是人性中最难抵御的物质动力,而诗意是人性中最难洞察的精神闪烁,它们分别解构了人性的两端。

 

 

  

 

  高贵不是贵族。高贵拒绝虚伪、低劣与粗俗,不拒绝真实、贫穷与世俗。高贵呈现内心的向度。高贵不是诗歌建筑中的必需品,她更像奢侈品。对诗人而言,你也许一生都不会与她相遇,但你做梦都在想着那一刻。

 

 

   十

 

  语言的可能性是立体的。平面的词汇一旦被打开激活,它就会上下翻飞,随风舞蹈。它就会有形体、有光亮、有灵性。它就会不可抑制地向四面八方扩张,彰显语言本身的欲望和诗意。

 

 

   十一

 

  世界由两部分组成:一是自我,二是自我所面对的一切。自我是面易碎的镜子。有时自大,纯平之心可折射三维天下;有时量小,一丁点杂音就会应声破裂。当然,破碎是灵魂的花朵,开放在躯体之外的巅峰。

 

 

   十二

 

  诗歌其实就是这样一种文体,它的神奇和玄妙就在于:只要与它相遇,注定被她打动。在感受到的所有现象中,透进一束思想的光芒,这就是所谓的洞察。钉子和蚊子,就是这么做的。

 

 

   十三

 

  闲笔,不是一件艺术品中的主体结构。它们更像石器上的不规则花纹,甚至玉器上的瑕疵,它们绝对是柔软的,炫目的,天赐的---闲笔不闲,瑕不掩瑜,境界就出来。史上所有的文学大师,都是闲笔大师。

 

 

   十四

 

  预言家在事件发生前说话,评论家在事件发生后说话。诗人往往会越过事件本身,在更高的旨意和境界上,开口说话。

 

 

   十五

 

  自由,不是让聒噪的乌鸦成为诗人,亦不是让诗人成为浑身长嘴的刺猬。自由是一种精神成果,是自由概念前所未有地深入人心。自由是诗歌理想的最大化。

 

 

   十六

 

  人人都知道直线是最便捷的传递。但未必人人都能在语言或者叙述过程中的曲线中找到直线。

 

 

   十七

 

  诗歌看历史的三个层次是:近距离看,能看到急流;中距离看,能看到河流;远距离看,能看到开阔---思想的脉络。

 

 

   十八

 

  诗歌不是语言的“意外”,而是“意外”的语言。

 

 

   十九

 

  诗歌是两个完全陌生的词汇之间擦出的火花,而小说则是几个互不相干的事件之间搅起的旋窝;诗歌似闪电,小说如天空;诗歌似一见倾心的爱情,小说如白头到老的婚姻。

 

 

   二十

 

  真正的诗歌都藏在有诗人精心埋设的情感“按钮”,找到并且转动它,阅读才有可能被导入私人化的经验暗道中去---阅读不是寻找所有的诗性装置,而是打开唯一的修辞“铁门”。

 

 

      精选于黄河诗刊(总十三卷),与爱好文字的朋友一起分享学习

  评论这张
 
阅读(749)| 评论(26)

历史上的今天

评论

<#--最新日志,群博日志--> <#--推荐日志--> <#--引用记录--> <#--博主推荐--> <#--随机阅读--> <#--首页推荐--> <#--历史上的今天--> <#--被推荐日志--> <#--上一篇,下一篇--> <#-- 热度 --> <#-- 网易新闻广告 --> <#--右边模块结构--> <#--评论模块结构--> <#--引用模块结构--> <#--博主发起的投票-->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
页脚

网易公司版权所有 ©1997-2018